365体育娱乐场

图片
当前位置 :

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 | 临安:落实“三个年”活动,高质量打造区域性科创高地
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16:34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杭州市科学技术局
分享: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「创新杭州」推出《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》系列报道,通过讲思路、谈行动、述成效,展现全市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,以期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、激发奋进动能,为谱写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杭州力量。

深化“三个年”

奋进谱新篇

叶剑 临安区科技局局长

落实“三个年"活动

高质量打造区域性科创高地

当前,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开展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"活动,杭州市临安区深刻把握”三个年"一体贯通、螺旋上升的本质要求,把改革突破作为塑造新优势的"动力源”,把狠抓落实作为跃升创新能级的“生命线”,把能力提升作为托举高质量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锚定“城西科创大走廊西延主阵地“定位,紧扣“315"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,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牵引,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,以实干实绩推动创新浙江建设在临安落地生根、拔节起势。

1 聚力高能级平台建设

创新策源持续激发

打造高能级平台矩阵。在青山湖科技城布局“一室三中心一平台”,强化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、8个全省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策源作用,建立“重点实验室+产业链+空间+孵化器”的合作机制,构建从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全链路贯通的协同创新共同体。做强企业研发创新引擎。截至目前,临安区共培育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16家,其中省重点企业研究院8家、省企业研究院20家、省级研发中心81家、市级研发中心107家,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攀升。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。采取分类施策、要素倒逼、绩效考核、正向激励等措施,深化县域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。迭代升级《关于支持青山湖科技城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》,建立支持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专项资金保障,成立青山湖科技城科研院所联盟,推进院所间科研仪器、实验室等资源共享。截至2024年底,实质性注册落地的科研院所从16家增加至28家,集聚人员4300余人,共有检验、分析、检测等仪器设备1146件,发布科研成果500余项,授权各类专利690余件,孵化科技企业50余家,在临技术交易额达4亿元。

2 聚力创新主体提质升级

科创力量明显增强

开展孵化引育沃土行动。推动网易创新中心、光谷咖啡(小米生态链)、浙大双创基地等一批一流高校、龙头企业建设孵化器。临安区累计建成孵化平台33家,其中,国家级5家、省级3家、市级11家,市级及以上孵化面积突破12万平方米。开展企业主体“登高”行动。积极推进“规上企业高新化、高新企业规模化”,临安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700家和1650家,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排名全省第6位。开展“天目英才”领军行动。持续推进临安区“招商引智提效年”工作,新认定高层次人才2003人,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8401人,三年来累计引进青年人才超3万人。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&D人员数为319.44人/年,居全省第8位。累计入选省、市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,规上工业企业R&D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16.40%,居全省第3位。

3 聚力科技和产业“两新”融合

发展后劲不断积聚

百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。以硬科技塑造新质生产力,打好项目引落和产业空间的“组合拳”。仅2024年,临安区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0个,总投资277亿元。腾拓、盘活企业发展空间13041亩。建成天目医药港锦创园、新洋科技园等科创产业园区8个,新增产业空间63.5万平方米,新建国有办公、孵化楼宇60.7万平方米。临安区已形成高端装备、新材料两大百亿产业集群,集聚规上企业187家,带动就业人口达5万余人。标志性成果加快涌现。依托启尔机电、聚融医疗、利珀科技等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创新资源,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。截至目前,临安区累计承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11项、省级41项,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7项、省级85项。


来源 | 临安区科技局